看似稀松平常的评价,想做到可不容易!为了让菜有菜味,最近十多年,柳淑芬两口子先后投入了近两亿元,在日照市岚山区碑廊镇承包土地,搞有机农业种植。在外人看来,他们两口子是“败家子”,但历经12年,他们的有机农业终于走进作物向阳生长的春天。

  在一次项目考察中,柳淑芬看中了铁路速食餐饮项目,想入局。但经论证发现,当时食品原料安全很难得到保证,想在餐饮行业立足首先要有放心的食材。也是在那期间,家中有两位老人相继查出了癌症。医生建议在配合治疗同时,饮食要清淡,避免摄入过多激素。

  2012年,柳淑芬在日照市岚山区碑廊镇承包了520亩农田,开始了新事业。最开始,夫妻二人没啥经验,但心气儿很高。“那时候就是觉得手里有钱,嘚瑟。后又扩大了种植规模,最多时农场达到1000亩。”柳淑芬坦言,“觉着咱也不缺资金,做农业就要做最好的。”

  她请来了中国农科院、中国营养与保健协会、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做指导,还高薪聘了一位以色列的农学博士;引进了国际上顶端的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畜牧养殖、农业种植、渔业养殖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生物动力农业农场。

  在博士指导下,21个蔬菜大棚里吊着线,用石灰标点起垄,种的西红柿一排排,横平竖直,看着很精神。可眼瞅着西红柿就要开花结果,不承想因为先前土壤中有除草剂残留,抑制了西红柿养分的吸收,只能打药催熟。

  出师不利。重新整顿后,第二年地里又种上了西红柿和哈密瓜。而且,这批哈密瓜还被韩国进口商相中,对方约定,成熟之后以一个瓜98元的价格收走。精心培育了3个月,哈密瓜第一层的小瓜开始成熟,却又出现了卷叶烧根的问题——土壤里的除草剂残留还是太多了!

  两年的投入颗粒无收,几项损失加起来达到3000万元。跟着干了两年的大学生不理解,辞职走了。柳淑芬的丈夫,一周内头发白了一半。聊起当时的决定,他说:“从工作人员的视角来看,当时施上化肥,打上农药,能获得几千万元的回报,是没问题的。但从我们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选择和我们健康农业的初衷背道而驰,一次施肥要求我们土地休养数年,否则有机种植便成了空头支票,得不偿失。所以,我们仍旧是选择了最不被别人理解的那一条路。”

  后来,柳淑芬格外注重土地的养护,在土壤去除农残阶段,他们经常把长到一人高的玉米就地打碎掩埋进土里堆肥。周边的村民看到说:“胡闹,这不是圈地吗!”转头把他们投诉到了镇上,还是区里农科所的技术员出面解释,才给解了围。

  吃了两年的亏,柳淑芬也攒下了经验。经过土地养护,改种其他作物,承包的农田,终于开始了正常生产。但往后的几年中,手里的资金依旧像流水一样,攥不住地往外流。她解释道,前期投入其实主要用在了实验上,仅每年花掉的专家费就在400万元以上,陆续引进和试验的作物品种也有200多个。

  为了自己方便用肥,降低生产成本,柳淑芬决定生产有机肥和有机菌剂。她找到多家高校团队合作,寻找合适的有机肥、有机菌剂的生产方法。既然是探索,就不能单纯考虑盈利问题。柳淑芬把自己的田地变成了实验室,承接了多项科研项目,供专家和学生使用。

  摒弃了传统化肥农药,柳淑芬建立了三个厌氧菌有机肥加工罐。其中一个5000立方米的罐体是全国最大的。将酒糟、秸秆、生活污泥在厌氧情况下发酵,使其尽可能地保留适应土壤低氧环境下的菌种,保证有机肥的活性;同时采用木霉菌制作的菌剂,能有效抑制土壤中致病菌的生长,达到预防作物疾病的效果,避免了农药的过度使用。

  正式投产后,经过耕种对比发现,和普通化肥相比,有机肥的使用成本并无明显差别,不同之处在于肥力的起效慢和持久性。“有机肥相较于普通化肥起效慢一些,同时需要坚持使用,但相应的肥力作用时间也更持久。”柳淑芬解释。

  经过数年土质改良,从前土层厚度平均不到20厘米、年亩产粮食不足150公斤的耕地,现如今有机质高达1.2%至1.8%,作物产量明显提高。其中,年亩产粮食翻了两番,春茶增产30%,水果增产20%,蔬菜增产15%。据有关部门检测,农场所产作物全部实现药物的零残留。

  “菜卖得好,主要还是人们对于健康饮食要求高了。”柳淑芬说,“过去人们都说民以食为天,我认为现在更应该是食以民为天。从农作物种植到加工、运输各个环节都要围绕人的健康这一根本需求出发,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刚起步的时候,周边村民见柳淑芬如此不计成本地养地,谨慎地选用有机化肥和菌剂,都不理解,连雇来的农民也不太能接受这一套模式。尤其是田里长了杂草,柳淑芬派人去动手拔草,他们心里很不乐意:“明明喷上几块钱的除草剂就能解决的事儿,非要折腾我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柳淑芬的有机种植有了眉目。眼见地里产的作物长得精壮抗病,还能卖出好价钱,村民们开始对有机种植方式有了兴趣。柳淑芬也不藏着掖着,将自己生产的有机化肥与菌剂低价销给村民使用。如今,周边村民也开始逐渐接受有机种植的理念,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使用起了有机肥。

  新的一年,柳淑芬打算在村里召集一批有机种植搞得像样的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农场提供种子、肥料、菌剂,并按照有机农业种植标准予以技术指导,最终检验合格的农作物将高价收购。“我们最多只能管理好1000亩地,若想将产业做大,必须要发挥每位农民的本事。”

  虽然农业和贸易之间千差万别,但管理企业的战略眼光放在任何地方都适用。与农民打交道,柳淑芬夫妇秉持“不与农民争利”的理念。“做农业同样需要‘抓两头放中间’,我们只需要将标准制定好,并做好生产材料的供应和收购,剩下都交给农民。”柳淑芬说,“只要让农民们看到有机农业给自身所带来的效益,他们便会主动维护农产品的安全。这样一来,食品安全从源头就能得到保证。”

  截至目前,柳淑芬把自己前期积攒的上亿身家全部投进了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包括养地、建肥料厂、做新品种实验、请专家等,后续又背上了千万元的贷款,也将自己的十余年时光留在了田野间。由商转农十余年,柳淑芬从一名不会挥锄头的“金领”,变成了经验老到的农民。“我皮肤抗晒,天天泡地里也晒不黑,别人还以为农活不出力呢。”回想再创业的经历,柳淑芬开玩笑说,“自己白得冤枉。”

  看似稀松平常的评价,想做到可不容易!为了让菜有菜味,最近十多年,柳淑芬两口子先后投入了近两亿元,在日照市岚山区碑廊镇承包土地,搞有机农业种植。在外人看来,他们两口子是“败家子”,但历经12年,他们的有机农业终于走进作物向阳生长的春天。

  在一次项目考察中,柳淑芬看中了铁路速食餐饮项目,想入局。但经论证发现,当时食品原料安全很难得到保证,想在餐饮行业立足首先要有放心的食材。也是在那期间,家中有两位老人相继查出了癌症。医生建议在配合治疗同时,饮食要清淡,避免摄入过多激素。

  2012年,柳淑芬在日照市岚山区碑廊镇承包了520亩农田,开始了新事业。最开始,夫妻二人没啥经验,但心气儿很高。“那时候就是觉得手里有钱,嘚瑟。后又扩大了种植规模,最多时农场达到1000亩。”柳淑芬坦言,“觉着咱也不缺资金,做农业就要做最好的。”

  她请来了中国农科院、中国营养与保健协会、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做指导,还高薪聘了一位以色列的农学博士;引进了国际上顶端的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畜牧养殖、农业种植、渔业养殖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生物动力农业农场。

  在博士指导下,21个蔬菜大棚里吊着线,用石灰标点起垄,种的西红柿一排排,横平竖直,看着很精神。可眼瞅着西红柿就要开花结果,不承想因为先前土壤中有除草剂残留,抑制了西红柿养分的吸收,只能打药催熟。

  出师不利。重新整顿后,第二年地里又种上了西红柿和哈密瓜。而且,这批哈密瓜还被韩国进口商相中,对方约定,成熟之后以一个瓜98元的价格收走。精心培育了3个月,哈密瓜第一层的小瓜开始成熟,却又出现了卷叶烧根的问题——土壤里的除草剂残留还是太多了!

  两年的投入颗粒无收,几项损失加起来达到3000万元。跟着干了两年的大学生不理解,辞职走了。柳淑芬的丈夫,一周内头发白了一半。聊起当时的决定,他说:“从工作人员的视角来看,当时施上化肥,打上农药,能获得几千万元的回报,是没问题的。但从我们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选择和我们健康农业的初衷背道而驰,一次施肥需要我们土地休养数年,否则有机种植便成了空头支票,得不偿失。所以,我们还是选了最不被别人理解的那一条路。”

  后来,柳淑芬格外注重土地的养护,在土壤去除农残阶段,他们经常把长到一人高的玉米就地打碎掩埋进土里堆肥。周边的村民看到说:“胡闹,这不是圈地吗!”转头把他们投诉到了镇上,还是区里农科所的技术员出面解释,才给解了围。

  吃了两年的亏,柳淑芬也攒下了经验。经过土地养护,改种其他作物,承包的农田,终于开始了正常生产。但往后的几年中,手里的资金依旧像流水一样,攥不住地往外流。她解释道,前期投入其实主要用在了实验上,仅每年花掉的专家费就在400万元以上,陆续引进和试验的作物品种也有200多个。

  为了自己方便用肥,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柳淑芬决定生产有机肥和有机菌剂。她找到多家高校团队合作,寻找合适的有机肥、有机菌剂的生产方法。既然是探索,就不能单纯考虑盈利问题。柳淑芬把自己的田地变成了实验室,承接了多项科研项目,供专家和学生使用。

  摒弃了传统化肥农药,柳淑芬建立了三个厌氧菌有机肥加工罐。其中一个5000立方米的罐体是全国最大的。将酒糟、秸秆、生活污泥在厌氧情况下发酵,使其尽可能地保留适应土壤低氧环境下的菌种,保证有机肥的活性;同时采用木霉菌制作的菌剂,能有效抑制土壤中致病菌的生长,达到预防作物疾病的效果,避免了农药的过度使用。

  正式投产后,经过耕种对比发现,和普通化肥相比,有机肥的使用成本并无明显差别,不同之处在于肥力的起效慢和持久性。“有机肥相较于普通化肥起效慢一些,同时需要坚持使用,但相应的肥力作用时间也更持久。”柳淑芬解释。

  经过数年土质改良,从前土层厚度平均不到20厘米、年亩产粮食不足150公斤的耕地,现如今有机质高达1.2%至1.8%,作物产量显著提升。其中,年亩产粮食翻了两番,春茶增产30%,水果增产20%,蔬菜增产15%。据有关部门检测,农场所产作物全部实现药物的零残留。

  “菜卖得好,主要还是人类对于健康饮食要求高了。”柳淑芬说,“过去人们都说民以食为天,我认为现在更应该是食以民为天。从农作物种植到加工、运输所有的环节都要围绕人的健康这一根本需求出发,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刚起步的时候,周边村民见柳淑芬如此不计成本地养地,谨慎地选用有机化肥和菌剂,都不理解,连雇来的农民也不太能接受这一套模式。尤其是田里长了杂草,柳淑芬派人去动手拔草,他们心里很不乐意:“明明喷上几块钱的除草剂就能解决的事儿,非要折腾我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柳淑芬的有机种植有了眉目。眼见地里产的作物长得精壮抗病,还能卖出好价钱,村民们开始对有机种植方式有了兴趣。柳淑芬也不藏着掖着,将自己生产的有机化肥与菌剂低价销给村民使用。如今,周边村民也开始逐渐接受有机种植的理念,慢慢的变多的农户主动使用起了有机肥。

  新的一年,柳淑芬打算在村里召集一批有机种植搞得像样的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农场提供种子、肥料、菌剂,并按照有机农业种植标准予以技术指导,最终检验合格的农作物将高价收购。“我们最多只能管理好1000亩地,若想将产业做大,必须要发挥每位农民的本事。”

  虽然农业和贸易之间千差万别,但管理企业的战略眼光放在任何地方都适用。与农民打交道,柳淑芬夫妇秉持“不与农民争利”的理念。“做农业同样需要‘抓两头放中间’,我们只需要将标准制定好,并做好生产材料的供应和收购,剩下都交给农民。”柳淑芬说,“只要让农民们看到有机农业给自身所带来的效益,他们便会主动维护农产品的安全。这样一来,食品安全从源头就能得到保证。”

  截至目前,柳淑芬把自己前期积攒的上亿身家全部投进了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包括养地、建肥料厂、做新品种实验、请专家等,后续又背上了千万元的贷款,也将自己的十余年时光留在了田野间。由商转农十余年,柳淑芬从一名不会挥锄头的“金领”,变成了经验老到的农民。“我皮肤抗晒,天天泡地里也晒不黑,别人还以为农活不出力呢。”回想再创业的经历,柳淑芬开玩笑说,“自己白得冤枉。”

上一篇:中国哈密瓜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动态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下一篇:哈密瓜丰收的季节到来了农民朋友们却表示赔了很多钱这是为何